128第二组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商贷通
128第二组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商贷通
民生银行“商贷通”里藏危机 信用担保不安全2012-04-10 10:07:33 来源: 财经网(北京) 有4人参与
0
史玉柱正将其数十亿元人民币头寸建立在一个“庞氏骗局”之上,它看起来像是一个自我反复强化游戏,如果他走运在故事高潮时及时下马,那么“长期投资民生银行”就是一句鬼话。民生银行(600016.SH,1988.HK)“商贷通”的盈利能力惊人。年报显示,2011年,该行总贷款余额为1.2万亿元,“商贷通”贷款余额为2300多亿元,占比19.29%。“商贷通”实现的利息收入占总贷款利息收入的28.22%。根据2011年民生银行7.16%的平均贷款利率估算,该行2011年总贷款利息收入为863亿元,“商贷通”2011年实现利息收入为244亿元,平均收益率为10.47%,较7.16%的平均贷款利率上浮46.23%。2011年,民生银行吸收客户存款总额1.6万亿元,平均存款利率2.08%。换言之,“商贷通”的存贷利差达到8.39%(贷款平均收益率减去平均存款利率),而目前该行的净息差仅为3.14%,“商贷通”将净息差提升了5.2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商贷通”对民生银行净利润的增长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商贷通”未来的成长也不可低估。保守估计,未来三年“商贷通”的平均收益率或达到12.39%。民生银行副行长毛晓峰2009年时表示,“商贷通”客户将以每年1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每户平均贷款100万来计算,三年之后,“商贷通”发放的贷款将增加3000亿元,加上目前2000多亿的贷款余额,2014年,“商贷通”贷款余额至少为5000亿元。安信证券预计,以2011年贷款余额为基点,假设平均贷款利率保持不变,民生银行总贷款余额未来三年每年增长率或分别为17.3%、17.1%、14.7%。这表明,2014年民生银行总贷款余额或将增至18808亿元,贷款利息收入为1347亿元。假设“商贷通”贷款利息收入占总贷款利息收入比保持每年6%的增速不变(2011年增速为6.73%),则三年后,“商贷通”利息收入或为619.62亿元,平均收益率为12.39%,较目前平均贷款利率上浮73.1%。“商贷通”的贷款利率从10.47%增加至12.39%,意味着贷款的小微企业需要偿还的债务三年间增长了18.34%。“商贷通”贷款利率还存在着上浮空间。面对2012年可能出现的新增不良贷款,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表示,该行将严控风险,及时上调“商贷通”贷款利率,上调幅度为目前基准利率的40%。业内人士估计,此次40%的上浮力度仅仅是起步价。大数法则可靠吗?贷款利率的上浮将会增加小微企业的还款压力。事实上,类似“商贷通”这样的商业类型小额信贷模式,并不是民生银行首创。在上世纪80年代的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偏远农村,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诺斯(Muhammad Yunus)创造了小额信贷模式,将钱贷给需要资金的农民,并从中获取利息。但随着贷款利率越来越高,部分借款人无力承担高额的债务,最终导致了当地的信贷危机。沃顿商学院的凯斯•魏格特(Keith Weigelt)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小额信贷模式。他认为,如果无法守住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致力于社会发展和环境这个“三重底线”,那么从根本上来说,小额贷款就是“次级贷款”(subprime lending)。次级贷款的风险显而易见。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民生银行“商贷通”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14%,远低于整个银行0.63%的不良贷款率。民生银行将“商贷通”风险控制的成功归因于“大数法则”。“大数法则”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是指相似个体所组成的大型群体的平均行为要比个体行为更加容易遇见。民生银行“商贷通”通过将小微企业按行业分类进行风险管理,期望预测潜在的行业风险。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认为,目前中国3800多万户的小微企业,如此巨大的小微企业数目能够彻底分散贷款风险。“大数法则”能否真像董文标所说的那样彻底分散风险尚需时间检验,但民生银行“商贷通”对风险集中的小微企业贷款资格审核似乎在逐步降低门槛。2011年,民生银行进一步提出要主动提高保证、信用等非抵押方式在贷款结构中的比重,让更多无法提供抵押物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获得金融支持。董文标表示:“靠抵押不能叫搞银行,抵押这种制度非常糟糕,我们要想办法改变这种制度,在中国银行业树立银行不是做典当而是做金融的形象。”据记者了解,民生银行“商贷通”贷款保证类占比正持续提高。业内人士透露,民生银行所推行的信用担保实际上是通过商圈互保或者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担保给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这是一种围绕商圈、特色市场和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联保制度。即以各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为信用担保主体,再将产业链上无数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或互相捆绑,或与产业链核心企业捆绑在一起。这样,一旦某个小微企业出现不良贷款,就可以通过互相担保的其他企业或是产业链上实力较强的核心企业吸收。民生银行“商贷通”的风险控制模式就是通过这种信用担保制度在“商贷通”和小微企业之间添加了一层“防火墙”。信用担保并不安全然而类似这种信用担保模式已经被证明并不安全。通过对比2007年以前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债的风险控制模式,可以发现与民生银行“商贷通”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时,贷款公司看好美国经济,认为美国的房价会不断上涨,因此这种贷款的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可以还款的证明。但由于这部分贷款风险极高,贷款公司为了降低风险,与投资银行合作开发了抵押贷款资产证券,而后又开发出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掉期),让保险公司也来承担风险。这就是一种通过让第三方加入,以分散贷款风险的信用担保模式。然而,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和房地产市场不断走向萧条,次级贷款还款的压力逐渐加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收益下滑,本来用于对冲债券违约风险的CDS也开始失效,贷款人违约比例不断增加。最终,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无力承担风险,利益链条发生断裂。在民生银行“商贷通”的信用担保模式中,小微企业就像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借款人一样,无需提供物质抵押就能获得贷款。由于这种贷款风险的不确定性,民生银行通过各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并要求同行业中的小微企业互相担保,共同承担贷款风险。这种担保实质上是一种简易的CDS,在一定风险程度内,美国次级贷款中的保险公司,或是“商贷通”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能够对冲贷款违约的风险,也就是能够吸收借款人(小微企业)的坏账。但是,一旦整个经济系统出现问题,大范围的坏账超过了保险公司或是核心企业能够吸收不良贷款的能力,次贷危机也就无法避免了。因此,民生银行“商贷通”赌的就是中国未来不会发生经济危机。而这种“赌博”,必须依赖各个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吸收坏账的能力。如果这类核心企业自身出现资金问题,整个产业链或商圈就存在着极大的信用风险。随着整个产业链违约比例不断增加,“商贷通”的利益链条或将重蹈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覆辙。当然,“商贷通”的次级贷款问题或许被过分夸大了。一位接近银行业的内部人士认为,信用担保模式的确是目前银行信贷批量化和标准化下最好的模式之一,以减少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就“商贷通”引发新一轮次贷危机的可能性,她向记者表示,目前还很难判断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毕竟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不同的是,民生银行“商贷通”做的是有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收益的实业,而不是和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且极易泡沫化的房地产。与老百姓衣食住行高度相关的实业,能够有效抗拒经济衰退。
但无论次贷危机是否真会发生,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商贷通”业务对民生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未来“商贷通”的风险是否可控意味着民生银行是否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若要计算“商贷通”的风险,必须弄清楚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具有多大的吸收坏账的能力,而这取决于这些企业的账面价值。记者尝试着寻找民生银行“商贷通”中各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试图通过计算这些核心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来推算
他们是否能够帮助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偿还12.39%的利息,以及有多大的消化能力来吸收可能出现的坏账。然而,无论是在民生银行的网站上,还是该行的公告中,我们均无法看到这类核心企业的名字,也就无法判断“商贷通”到底存在多大的风险。
责任编辑:NF016(本文来源:财经网 作者:李畅)
0
史玉柱正将其数十亿元人民币头寸建立在一个“庞氏骗局”之上,它看起来像是一个自我反复强化游戏,如果他走运在故事高潮时及时下马,那么“长期投资民生银行”就是一句鬼话。民生银行(600016.SH,1988.HK)“商贷通”的盈利能力惊人。年报显示,2011年,该行总贷款余额为1.2万亿元,“商贷通”贷款余额为2300多亿元,占比19.29%。“商贷通”实现的利息收入占总贷款利息收入的28.22%。根据2011年民生银行7.16%的平均贷款利率估算,该行2011年总贷款利息收入为863亿元,“商贷通”2011年实现利息收入为244亿元,平均收益率为10.47%,较7.16%的平均贷款利率上浮46.23%。2011年,民生银行吸收客户存款总额1.6万亿元,平均存款利率2.08%。换言之,“商贷通”的存贷利差达到8.39%(贷款平均收益率减去平均存款利率),而目前该行的净息差仅为3.14%,“商贷通”将净息差提升了5.2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商贷通”对民生银行净利润的增长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商贷通”未来的成长也不可低估。保守估计,未来三年“商贷通”的平均收益率或达到12.39%。民生银行副行长毛晓峰2009年时表示,“商贷通”客户将以每年1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每户平均贷款100万来计算,三年之后,“商贷通”发放的贷款将增加3000亿元,加上目前2000多亿的贷款余额,2014年,“商贷通”贷款余额至少为5000亿元。安信证券预计,以2011年贷款余额为基点,假设平均贷款利率保持不变,民生银行总贷款余额未来三年每年增长率或分别为17.3%、17.1%、14.7%。这表明,2014年民生银行总贷款余额或将增至18808亿元,贷款利息收入为1347亿元。假设“商贷通”贷款利息收入占总贷款利息收入比保持每年6%的增速不变(2011年增速为6.73%),则三年后,“商贷通”利息收入或为619.62亿元,平均收益率为12.39%,较目前平均贷款利率上浮73.1%。“商贷通”的贷款利率从10.47%增加至12.39%,意味着贷款的小微企业需要偿还的债务三年间增长了18.34%。“商贷通”贷款利率还存在着上浮空间。面对2012年可能出现的新增不良贷款,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表示,该行将严控风险,及时上调“商贷通”贷款利率,上调幅度为目前基准利率的40%。业内人士估计,此次40%的上浮力度仅仅是起步价。大数法则可靠吗?贷款利率的上浮将会增加小微企业的还款压力。事实上,类似“商贷通”这样的商业类型小额信贷模式,并不是民生银行首创。在上世纪80年代的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偏远农村,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诺斯(Muhammad Yunus)创造了小额信贷模式,将钱贷给需要资金的农民,并从中获取利息。但随着贷款利率越来越高,部分借款人无力承担高额的债务,最终导致了当地的信贷危机。沃顿商学院的凯斯•魏格特(Keith Weigelt)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小额信贷模式。他认为,如果无法守住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致力于社会发展和环境这个“三重底线”,那么从根本上来说,小额贷款就是“次级贷款”(subprime lending)。次级贷款的风险显而易见。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民生银行“商贷通”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14%,远低于整个银行0.63%的不良贷款率。民生银行将“商贷通”风险控制的成功归因于“大数法则”。“大数法则”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是指相似个体所组成的大型群体的平均行为要比个体行为更加容易遇见。民生银行“商贷通”通过将小微企业按行业分类进行风险管理,期望预测潜在的行业风险。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认为,目前中国3800多万户的小微企业,如此巨大的小微企业数目能够彻底分散贷款风险。“大数法则”能否真像董文标所说的那样彻底分散风险尚需时间检验,但民生银行“商贷通”对风险集中的小微企业贷款资格审核似乎在逐步降低门槛。2011年,民生银行进一步提出要主动提高保证、信用等非抵押方式在贷款结构中的比重,让更多无法提供抵押物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获得金融支持。董文标表示:“靠抵押不能叫搞银行,抵押这种制度非常糟糕,我们要想办法改变这种制度,在中国银行业树立银行不是做典当而是做金融的形象。”据记者了解,民生银行“商贷通”贷款保证类占比正持续提高。业内人士透露,民生银行所推行的信用担保实际上是通过商圈互保或者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担保给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这是一种围绕商圈、特色市场和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联保制度。即以各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为信用担保主体,再将产业链上无数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或互相捆绑,或与产业链核心企业捆绑在一起。这样,一旦某个小微企业出现不良贷款,就可以通过互相担保的其他企业或是产业链上实力较强的核心企业吸收。民生银行“商贷通”的风险控制模式就是通过这种信用担保制度在“商贷通”和小微企业之间添加了一层“防火墙”。信用担保并不安全然而类似这种信用担保模式已经被证明并不安全。通过对比2007年以前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债的风险控制模式,可以发现与民生银行“商贷通”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时,贷款公司看好美国经济,认为美国的房价会不断上涨,因此这种贷款的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可以还款的证明。但由于这部分贷款风险极高,贷款公司为了降低风险,与投资银行合作开发了抵押贷款资产证券,而后又开发出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掉期),让保险公司也来承担风险。这就是一种通过让第三方加入,以分散贷款风险的信用担保模式。然而,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和房地产市场不断走向萧条,次级贷款还款的压力逐渐加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收益下滑,本来用于对冲债券违约风险的CDS也开始失效,贷款人违约比例不断增加。最终,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无力承担风险,利益链条发生断裂。在民生银行“商贷通”的信用担保模式中,小微企业就像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借款人一样,无需提供物质抵押就能获得贷款。由于这种贷款风险的不确定性,民生银行通过各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并要求同行业中的小微企业互相担保,共同承担贷款风险。这种担保实质上是一种简易的CDS,在一定风险程度内,美国次级贷款中的保险公司,或是“商贷通”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能够对冲贷款违约的风险,也就是能够吸收借款人(小微企业)的坏账。但是,一旦整个经济系统出现问题,大范围的坏账超过了保险公司或是核心企业能够吸收不良贷款的能力,次贷危机也就无法避免了。因此,民生银行“商贷通”赌的就是中国未来不会发生经济危机。而这种“赌博”,必须依赖各个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吸收坏账的能力。如果这类核心企业自身出现资金问题,整个产业链或商圈就存在着极大的信用风险。随着整个产业链违约比例不断增加,“商贷通”的利益链条或将重蹈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覆辙。当然,“商贷通”的次级贷款问题或许被过分夸大了。一位接近银行业的内部人士认为,信用担保模式的确是目前银行信贷批量化和标准化下最好的模式之一,以减少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就“商贷通”引发新一轮次贷危机的可能性,她向记者表示,目前还很难判断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毕竟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不同的是,民生银行“商贷通”做的是有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收益的实业,而不是和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且极易泡沫化的房地产。与老百姓衣食住行高度相关的实业,能够有效抗拒经济衰退。
但无论次贷危机是否真会发生,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商贷通”业务对民生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未来“商贷通”的风险是否可控意味着民生银行是否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若要计算“商贷通”的风险,必须弄清楚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具有多大的吸收坏账的能力,而这取决于这些企业的账面价值。记者尝试着寻找民生银行“商贷通”中各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试图通过计算这些核心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来推算
他们是否能够帮助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偿还12.39%的利息,以及有多大的消化能力来吸收可能出现的坏账。然而,无论是在民生银行的网站上,还是该行的公告中,我们均无法看到这类核心企业的名字,也就无法判断“商贷通”到底存在多大的风险。
责任编辑:NF016(本文来源:财经网 作者:李畅)
128禤丽弟- 游客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