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大换血抢跑“资管时代”
银行理财大换血抢跑“资管时代”
银监会允许商业银行小范围进行银行资管计划试点引发了行业震动。与现行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同,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可以摆脱间接投资工具而直接投资企业债权等标的。“一石激起千层浪”,银行资管业务试点的放开,意味着银行“资管时代”逐渐到来,多家银行开始理财产品“大换血”来抢跑“资管时代”。同时,鲇鱼效应引发了券商、基金子公司以及信托业人士的极大惶恐,不禁高呼“狼来了”。商业银行向“资管时代”突进究竟能带来什么?基金、信托这些凭借资管产品生存的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商业银行抢跑资管业务
与现在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所不同的是,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将类似于基金、信托,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而在此之前,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企业债权等标的时,都需要借助于间接投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信托、券商资管产品等才能够实现,也就是常说的“通道业务”。
为了应对各种“宝”的冲击,近日不少商业银行开始热推开放式理财产品,打开实时申购和赎回功能准备随时迎客。不过在市场人士看来,商业银行的这一举动颇有深意,不仅让理财产品摇身一变成为类货币基金与各种“宝”抗衡,同时借着银行“资管时代”到来的东风,各家银行也在争相抢跑。
招商银行最近对“点贷成金人民币7天、14天、21天和贷里淘金人民币30天理财计划”进行了提前终止,同时推出了五款新型理财产品,其中四款是每天都可以申购赎回的理财产品,如“朝招金”8197号产品收益率为3.15%,而另一款“天添金”系列产品,每天可申赎,每天按投资表现公布净值。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招商银行的此次产品“大换血”动作,一方面是通过停发非标资产占比较高的理财产品系列,以求达到“8号文”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在应对监管的同时,也全面更新了旗下理财产品的系列,提前布局以开放式理财产品为主的产品线,为银行理财产品实现真正意义的“代客理财”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平安银行的一款平安财富月开放(净值型)2013年2期理财管理计划,每月开放一次申购赎回。此外,浦发银行在不久前也推出了21天开放式理财产品,同时提升了多款开放式理财产品的定价。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认为,商业银行通过开放型理财产品可以更好地达到揽储的目的。金融界的相关理财分析师也认为,这种产品一方面能够满足投资者对于资金的流动性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帮助银行减轻月末、季末的贷存比考核压力。
而在更多的市场人士看来,银行将理财产品打开申购赎回之后,理财产品就与货币基金没什么区别了,除了正常的揽储、应对存贷比压力外,这类开放式理财产品已经有资管的“味道”。
银率网相关分析师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交易形式以封闭型为主,产品的收益以预期收益率的形式给出。而理财管理计划的交易形式为开放式,收益以产品净值的形式定期公布,类似于开放式基金的交易形式。
银行资管替代理财需过渡期
随着银行资管业务正式开闸,商业银行的理财管理计划产品也紧锣密鼓上市。如此看来,这些类似于开放式基金的交易形式,也意味着银行理财向真正的代客理财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
早在9月末,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批准国内11家商业银行开展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同时还将进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10月中旬,银行独立发行资管计划迎来了首批产品,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的资管计划纷纷启动募集。
平安证券相关分析师认为,目前银行资管业务仍处在前期试点阶段,规模及推进的力度都有待观察。在未来可预期的时间内,预计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依然占主导地位,银行资管产品替代理财虽是长期趋势但很漫长,同时这取决于收益率的高低、净值波动频度以及客户风险自担意识的形成。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狼”真的来了!“事实证明,理财产品为银行提前抢入资管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通道。”相关分析人士说。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一旦银行发行更多的理财管理计划产品,受到冲击最大的将是基金和信托,因为这两大资管主体超过90%以上的发行渠道都是依赖商业银行的网点,一旦银行自己能够将产业链下放到产品层面,那么基金和信托的渠道将受到严重威胁。
银行资管放开,其核心之处在于它不列入银行的负债,不占用银行的资本金,银行也可打破刚性兑付。而这对从事资管业务的基金、券商以及信托无疑是一大噩耗,“狼来了”成为信托、券商等资管业务开展者的普遍呼声。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银信、证信合作通道业务中,多数资金和项目都走商业银行通道。商业银行也不得不借助信托、券商等通道。而在监管层放开资管业务试点后,理财产品以债权形式直接向企业投资,那么现在所谓的通道就没什么意义了。
银行资管催生鲇鱼效应
虽然本次监管层放开的资管试点仅仅只有11家且有额度的限制,但这一“靴子”的落地让市场对银行资管有了更多的想象。“试点意味着银行资管已经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意味着未来银行资管将正式成为银行业的业务手段。”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子公司高管如是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资管的放开对于银行来说无疑是利好。上述高管表示,“以前因为监管层的限制,有些业务银行只能通过信托、券商、基金公司等通道,现在银行可以自己开发项目,跳过以上通道,省却了不少中间费用”。此外,一位业内人士也补充道,“对银行最直接的利好恐怕就要属高净值客户的回归,众所周知,银行手上有一大批高净值客户,这些客户目前不少都是在银行进行存款,银行资管放开以后,这部分存款或将直接转向银行的资管产品”。对此,一位分析师总结道,“银行资管的放开将使得银行产生新的业务增长点,改变目前靠利息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也将增加银行在投资方面的能力”。
银行资管的放开对于银行而言主要的意义在于将促进我国银行向全能型银行转变。“利润过于依靠利息差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大软肋,而目前资管的放开被视为是我国商业银行逐渐向全能型银行转变的重要标志。目前利息差收入占国内银行机构主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但是像花旗等全能型银行,只有少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存贷款利息差,大部分收益均来自其他服务。或许有一天,中国的商业银行除了做存款,也能像那些全能型银行一样成立投行部或PE。”以上分析师举例道。
短期看来,银行资管的放开将对券商、信托以及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造成巨大的冲击,但是长期来看,银行资管放开将给整个资管行业带来鲇鱼效应。银行的加入,意味着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参与者将越来越多,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同时此前大部分沉淀在银行的资金也分流到资管行业,将起到激活市场的作用。
信托、基金业务通道面临缩水
资管放开势必对刚刚开展资管业务不久的券商以及基金子公司带来很大冲击,尤其是基金子公司,注册资本和销售渠道均处于明显劣势。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员透露,这其中约有七成为通道业务。另外,券商资管放开后规模迅速增长至年中的3.42万亿元,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银证规模增长。
“假设银行资金要做资管,那么这杯羹基金子公司以及券商恐怕吃不到了,这些公司的规模也将出现急剧收缩。”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子公司高管表示,现在基金子公司的大多数业务均依赖银行,特别是一些银行系的基金。
对于信托而言,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表示,若银行大面积开展试点,信托的通道业务一定会受到影响。一家中型信托公司负责人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资管业务的放开对信托通道业务冲击很大,尤其是银行系信托公司,占比可能达80%甚至更高,冲击很难想象。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初期银行资管业务试点规模不大,因此近期内冲击不会十分明显。
不过在他看来,银行全面放开资管业务只是时间问题,面对这种趋势,信托业的制度红利渐渐消失,信托业也面临着挑战。特别是今年7月,央行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随着对贷款利率的放开,信托公司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另外,随着银行、保险、券商、基金纷纷介入资产管理市场,各类金融机构在这一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银行有其先天优势,因此信托业在制度方面的红利渐渐减少,只能分享整个金融行业的红利。
据了解,目前不少券商、基金子公司和信托的通道业务都占有较大的比重,银行一旦抽走这一业务,对于以上机构而言,则面临较大损失,这也就促使以上机构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资管放开促基金、信托转型
“我们不少已经开始将重心由通道业务转向主动管理,其中包括承揽和发行房地产项目、地方政府融资、企业融资等。还有已经开始着力招兵买马研发期货以及对冲基金产品。”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高管称。同时博时资本相关人士透露,“其公司已经彻底转型做主动管理。相比通道,主动管理项目周期会比较长,进展比较慢,但是未来发展的核心”。
在“狼来了”呼声中,仍有一些信托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会对信托业务增长带来冲击,但也推进信托行业转型。
“银行资管业务的放开将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加剧市场的竞争,但不会造成致命冲击,而且会迫使信托、基金子公司以及券商进行业务转型。目前中融信托、北国投等多家信托公司都在推动并购投资类新型业务。”一家大型信托公司负责人指出。
需要指出的是,资管产品其核心是投资能力,而信托公司与银行、基金子公司相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由于银行资管业务风险偏好较低,基金子公司目前的风险偏好偏高,因此它们的分布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方正东亚信托研发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从目前试点的银行资管计划来看,其收益率并不高,主要投向低风险产品。信托产品应该是高风险高收益的类型,与银行资管计划具有一定差异性。未来银行资管业务全面放开后,银行对于信托等通道的需求会降低,但不会完全消失。
方正东亚信托研发部相关人员补充道,“信托产品或将通过引入评级等方式加强风险分类,并且提高产品的流动性。信托公司也将从以融资类业务为主转向以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业务为主,信托公司其实已经在加强自主管理了,近几年集合信托规模和比重均有很大提升。未来,无论是在某一领域的精耕细作,还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都显得更为重要”。
银行资管倒逼以上机构寻找业务增长点,也将促进资管行业发展的多元化。“银行资管在做债方面有绝对的优势,而基金、券商在股市上有优势,未来混业竞争的大背景下,这些资管机构都将走出其特色化路线,行业也将出现细分。以基金公司为例,未来中国也有可能出现专门擅长做指数型的基金公司,像美国的先锋基金一样。”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高管称。
除了业务的优化,银行资管的加入也将促进资管行业的规范和发展。“监管层一直为资管行业的监管而头疼,银行的加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对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上述高管称。
商业银行抢跑资管业务
与现在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所不同的是,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将类似于基金、信托,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而在此之前,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企业债权等标的时,都需要借助于间接投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信托、券商资管产品等才能够实现,也就是常说的“通道业务”。
为了应对各种“宝”的冲击,近日不少商业银行开始热推开放式理财产品,打开实时申购和赎回功能准备随时迎客。不过在市场人士看来,商业银行的这一举动颇有深意,不仅让理财产品摇身一变成为类货币基金与各种“宝”抗衡,同时借着银行“资管时代”到来的东风,各家银行也在争相抢跑。
招商银行最近对“点贷成金人民币7天、14天、21天和贷里淘金人民币30天理财计划”进行了提前终止,同时推出了五款新型理财产品,其中四款是每天都可以申购赎回的理财产品,如“朝招金”8197号产品收益率为3.15%,而另一款“天添金”系列产品,每天可申赎,每天按投资表现公布净值。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招商银行的此次产品“大换血”动作,一方面是通过停发非标资产占比较高的理财产品系列,以求达到“8号文”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在应对监管的同时,也全面更新了旗下理财产品的系列,提前布局以开放式理财产品为主的产品线,为银行理财产品实现真正意义的“代客理财”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平安银行的一款平安财富月开放(净值型)2013年2期理财管理计划,每月开放一次申购赎回。此外,浦发银行在不久前也推出了21天开放式理财产品,同时提升了多款开放式理财产品的定价。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认为,商业银行通过开放型理财产品可以更好地达到揽储的目的。金融界的相关理财分析师也认为,这种产品一方面能够满足投资者对于资金的流动性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帮助银行减轻月末、季末的贷存比考核压力。
而在更多的市场人士看来,银行将理财产品打开申购赎回之后,理财产品就与货币基金没什么区别了,除了正常的揽储、应对存贷比压力外,这类开放式理财产品已经有资管的“味道”。
银率网相关分析师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交易形式以封闭型为主,产品的收益以预期收益率的形式给出。而理财管理计划的交易形式为开放式,收益以产品净值的形式定期公布,类似于开放式基金的交易形式。
银行资管替代理财需过渡期
随着银行资管业务正式开闸,商业银行的理财管理计划产品也紧锣密鼓上市。如此看来,这些类似于开放式基金的交易形式,也意味着银行理财向真正的代客理财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
早在9月末,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批准国内11家商业银行开展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同时还将进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10月中旬,银行独立发行资管计划迎来了首批产品,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的资管计划纷纷启动募集。
平安证券相关分析师认为,目前银行资管业务仍处在前期试点阶段,规模及推进的力度都有待观察。在未来可预期的时间内,预计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依然占主导地位,银行资管产品替代理财虽是长期趋势但很漫长,同时这取决于收益率的高低、净值波动频度以及客户风险自担意识的形成。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狼”真的来了!“事实证明,理财产品为银行提前抢入资管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通道。”相关分析人士说。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一旦银行发行更多的理财管理计划产品,受到冲击最大的将是基金和信托,因为这两大资管主体超过90%以上的发行渠道都是依赖商业银行的网点,一旦银行自己能够将产业链下放到产品层面,那么基金和信托的渠道将受到严重威胁。
银行资管放开,其核心之处在于它不列入银行的负债,不占用银行的资本金,银行也可打破刚性兑付。而这对从事资管业务的基金、券商以及信托无疑是一大噩耗,“狼来了”成为信托、券商等资管业务开展者的普遍呼声。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银信、证信合作通道业务中,多数资金和项目都走商业银行通道。商业银行也不得不借助信托、券商等通道。而在监管层放开资管业务试点后,理财产品以债权形式直接向企业投资,那么现在所谓的通道就没什么意义了。
银行资管催生鲇鱼效应
虽然本次监管层放开的资管试点仅仅只有11家且有额度的限制,但这一“靴子”的落地让市场对银行资管有了更多的想象。“试点意味着银行资管已经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意味着未来银行资管将正式成为银行业的业务手段。”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子公司高管如是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资管的放开对于银行来说无疑是利好。上述高管表示,“以前因为监管层的限制,有些业务银行只能通过信托、券商、基金公司等通道,现在银行可以自己开发项目,跳过以上通道,省却了不少中间费用”。此外,一位业内人士也补充道,“对银行最直接的利好恐怕就要属高净值客户的回归,众所周知,银行手上有一大批高净值客户,这些客户目前不少都是在银行进行存款,银行资管放开以后,这部分存款或将直接转向银行的资管产品”。对此,一位分析师总结道,“银行资管的放开将使得银行产生新的业务增长点,改变目前靠利息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也将增加银行在投资方面的能力”。
银行资管的放开对于银行而言主要的意义在于将促进我国银行向全能型银行转变。“利润过于依靠利息差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大软肋,而目前资管的放开被视为是我国商业银行逐渐向全能型银行转变的重要标志。目前利息差收入占国内银行机构主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但是像花旗等全能型银行,只有少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存贷款利息差,大部分收益均来自其他服务。或许有一天,中国的商业银行除了做存款,也能像那些全能型银行一样成立投行部或PE。”以上分析师举例道。
短期看来,银行资管的放开将对券商、信托以及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造成巨大的冲击,但是长期来看,银行资管放开将给整个资管行业带来鲇鱼效应。银行的加入,意味着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参与者将越来越多,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同时此前大部分沉淀在银行的资金也分流到资管行业,将起到激活市场的作用。
信托、基金业务通道面临缩水
资管放开势必对刚刚开展资管业务不久的券商以及基金子公司带来很大冲击,尤其是基金子公司,注册资本和销售渠道均处于明显劣势。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员透露,这其中约有七成为通道业务。另外,券商资管放开后规模迅速增长至年中的3.42万亿元,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银证规模增长。
“假设银行资金要做资管,那么这杯羹基金子公司以及券商恐怕吃不到了,这些公司的规模也将出现急剧收缩。”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子公司高管表示,现在基金子公司的大多数业务均依赖银行,特别是一些银行系的基金。
对于信托而言,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表示,若银行大面积开展试点,信托的通道业务一定会受到影响。一家中型信托公司负责人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资管业务的放开对信托通道业务冲击很大,尤其是银行系信托公司,占比可能达80%甚至更高,冲击很难想象。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初期银行资管业务试点规模不大,因此近期内冲击不会十分明显。
不过在他看来,银行全面放开资管业务只是时间问题,面对这种趋势,信托业的制度红利渐渐消失,信托业也面临着挑战。特别是今年7月,央行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随着对贷款利率的放开,信托公司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另外,随着银行、保险、券商、基金纷纷介入资产管理市场,各类金融机构在这一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银行有其先天优势,因此信托业在制度方面的红利渐渐减少,只能分享整个金融行业的红利。
据了解,目前不少券商、基金子公司和信托的通道业务都占有较大的比重,银行一旦抽走这一业务,对于以上机构而言,则面临较大损失,这也就促使以上机构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资管放开促基金、信托转型
“我们不少已经开始将重心由通道业务转向主动管理,其中包括承揽和发行房地产项目、地方政府融资、企业融资等。还有已经开始着力招兵买马研发期货以及对冲基金产品。”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高管称。同时博时资本相关人士透露,“其公司已经彻底转型做主动管理。相比通道,主动管理项目周期会比较长,进展比较慢,但是未来发展的核心”。
在“狼来了”呼声中,仍有一些信托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会对信托业务增长带来冲击,但也推进信托行业转型。
“银行资管业务的放开将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加剧市场的竞争,但不会造成致命冲击,而且会迫使信托、基金子公司以及券商进行业务转型。目前中融信托、北国投等多家信托公司都在推动并购投资类新型业务。”一家大型信托公司负责人指出。
需要指出的是,资管产品其核心是投资能力,而信托公司与银行、基金子公司相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由于银行资管业务风险偏好较低,基金子公司目前的风险偏好偏高,因此它们的分布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方正东亚信托研发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从目前试点的银行资管计划来看,其收益率并不高,主要投向低风险产品。信托产品应该是高风险高收益的类型,与银行资管计划具有一定差异性。未来银行资管业务全面放开后,银行对于信托等通道的需求会降低,但不会完全消失。
方正东亚信托研发部相关人员补充道,“信托产品或将通过引入评级等方式加强风险分类,并且提高产品的流动性。信托公司也将从以融资类业务为主转向以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业务为主,信托公司其实已经在加强自主管理了,近几年集合信托规模和比重均有很大提升。未来,无论是在某一领域的精耕细作,还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都显得更为重要”。
银行资管倒逼以上机构寻找业务增长点,也将促进资管行业发展的多元化。“银行资管在做债方面有绝对的优势,而基金、券商在股市上有优势,未来混业竞争的大背景下,这些资管机构都将走出其特色化路线,行业也将出现细分。以基金公司为例,未来中国也有可能出现专门擅长做指数型的基金公司,像美国的先锋基金一样。”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高管称。
除了业务的优化,银行资管的加入也将促进资管行业的规范和发展。“监管层一直为资管行业的监管而头疼,银行的加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对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上述高管称。
127钟焰珊- 帖子数 : 3
注册日期 : 13-12-05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